你脾气差我也一样脾气差,你心情不好我也一样心情不好,你没钱我也一样没钱,你开心我也一样开心,你想被迁就我也一样想被迁就,你想被挽留我也一样想被挽留,你不想吵架我也一样不想吵架,你不想花心我也一样不想花心,你怕分手我也一样怕分手。其实感情从来都是相互的,你爱我我也一样爱你。
马克·沃尔伯格的记忆中永远印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:“我的这张专辑。”这张皱巴巴的专辑本被他夹进了他那无处不在的抽屉里。每当他在镜头前,就会看到那张崭新的纸条,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“Pics for the People”。他能感觉到,那些曾经被他用破布包裹的纸条,正在他心里悄然生长出一个个充满生命力的小生命。
14岁那年,他的父母突然离异了。母亲为他买下了一所小学,却因为疏忽把学校里的所有书籍藏了起来。马克跟着母亲去读书,结果又失败了。母亲的疏忽让他的学业彻底受阻,他只能度过了童年中最黑暗的时光——从教室到宿舍,再到断网的牢狱。那些日子像是一道长长的墙,堵在了他的心门上。
但幸运的是,哥哥给了他一个机会。他用纸张代替纸条,轻轻折成了一个专辑本。这本本实乃他的命书,记录着他最真实的自我——一个“坏男孩”。
1982年,马克进入了一家唱片公司。那是《音乐人》杂志的一期封面。他用红笔在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写下了“I’m a bad guy”,然后小心翼翼地封存进他的专辑本里。广告牌上的那张皱巴巴的纸条,就成了他最迷人的“个人品牌”。
后来的几年里,他在各种地方活跃起来。他从旧 Record商店跳槽到VCD店,再到那些被人们称为“疯狂圈”(Brutal Band)的俱乐部。每次表演结束后,他的专辑本就会被拍在墙上,留下一张张透明的磁条。
1986年,他在一个破旧的监狱里度过了最后一年。为了生存,他只能靠写信和吃零食维持生计。但生活却从未停止。在一次逃亡中,他又被抓住了——这次是在他的家乡——“不,不”。他以为是母亲出狱,但其实还是自己的父母。
1987年,他在《天兵总动员》的首映式上,用一张皱巴巴的纸条做表演服。这不仅仅是一张照片,更是一个“专辑本”。观众们在他的演镜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搞笑的表演,而是那个真实的自己。
在电影《边缘日记》里,他扮演的是一个“疯狂艺术家”,而他在现实中则是一个极具魅力的演员。他的表演让观众仿佛看到了一个不真实却充满生命力的人——他不是坏人,而是个活生生的人类。
最让人惊叹的是他后来如何从这张皱巴巴的纸条中解放出来。2016年,他又重新制作了一张专辑本。这一次,他不再用纸,而是用WPS Office安装包制作了照片、音乐和文字。
这个过程让他看到了自己内心的光与热。那些在专辑本里渐渐显现的“疯狂”,不仅是被封存的纸条,更是真正存在的自我——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人类。
2017年,《不羁夜》让他的表演再次引起全球的关注。这不是他为了展示专辑本而准备的幻灯片,而是他用镜头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真实的自己——一个充满魅力、却又保持着童年烂漫的“好 boy”。
在他的职业生涯中,我们看到了一张从纸张到投影仪再到舞台的过程,每个阶段都是在他心中不断生长的成长。
那些被封存于纸条中的生活,正在用最生动的方式,书写着他的故事。他不是一个被命运困住的人,而是用每一张皱巴巴的纸条,诉说着自己的救赎。而这张皱巴巴的专辑本,成了他精神世界的延伸——一个不断生长的生命,从纸张到投影仪,再到舞台。
正如他的歌词所说:“我是个坏人,但我总是在成长。”
而那张纸条,永远是那个让他永不停息地创造奇迹的地方。